自我介绍一下:
BEC高级A等(听力满分),6级600+,高中英语教师资格证,CATTI三笔,2016,17两年均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特等奖,现在在广外高翻学院就读翻译硕士。
当然,和知乎很多大神比起来我还是小弱,但我的分享和那些出国留学的同学不同,纯自学,具有极高的参考对照性!
首先【听力口语不分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除了要练习口语,同样重要的就是多听!只有多听对语音语调才会更有感觉,不然即便读得再标准也会感觉平平的毫无起伏!
听力训练法:精听+泛听结合
app推荐:
1.每日英语听力--非常棒,里面什么内容都有了,新概念,BBC,Voa新闻等等,真的是啥都有啊!!!!我听了好几年了~
2.Podcast addict:手机商城搜索就可以下载,我是安卓手机也可以搜到,然后关注各个博主听英语吧~良心推荐:Luke‘s English podcast,一个英国小哥每周都会围绕一个主题聊聊,喜欢英音的可以听他的,都是鸡毛蒜皮的主题~但是很适合休闲娱乐来一块呦~还有就是正经的啦,比如BBC各个系列,具体自己去搜索栏探索。
(也不能总是听BBC啊!时政类的东西听到了也很乏味,想想自己会不会天天看新闻联播?所以配合这样有趣的话题泛听一下还是很合适的~)
关注【公众浩:英语书架】,回复:【BBC】,即可获得对应过去4年,BBC的全部听力音频材料
口语:大学之前和绝大部分人一样,英语都是和大部分人一样,处于中等水平,口语听力也很普通,发音也不好。
但是上了大学后,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对口语学习有强烈的欲望,特别想学好口语,于是开始搜刮各种口语学习经验和材料,自己摸索着学习方式,从最初的念英语都磕磕巴巴,到最后英语演讲比赛,辩论赛都拿到了不错的名次,还是和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分不开的。
接下来就跟大家介绍几个我认为比较好的方法:
1.重新学一遍音标
这一点太重要了!大部分人以前学校的时候,老师基本都是一节课10分钟就匆匆过去了,完全没有重视,导致小时候很多人单词的发音都没搞对,口语中发音是错的(但是自己以为是对的),结果双重的影响就是会发现自己听力很多听不懂,因为你认为是对的发音,实际是错的,听到正确的发音自然也反应不过来,因此我建议大家重新认真学一遍音标!
材料选择:
推荐--1.赖世雄美语音标
这本书很薄,但听完后真的OMG的感觉!原来以前那么多年习以为常的发音原来都是错的!比如“W”我大学以前一直以为念作“得逼溜”。。。这本书会从字母的发音,以及音标的发音慢慢讲解,非常详细和生动,是入门的同学首选。
音标材料2推荐:Lisa美语音标
推荐的资料可能有点多,再这里放链接容易失效,需要的同学可以关注【公众浩:英语书架】,回复:【音标合集】,即可获得全套英音和美音的全套音标的学习资源。
练习口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跟读!
材料选择:美剧或者喜欢的名人明星的音频
美剧材料推荐:绝望的主妇
这部剧的主人公美语非常标准,语速适中,用词地道,值得我们仔细学习,大家可以用以下的方法练习:
1.先把一集看一遍(满足兴趣,熟悉剧情,不然心情都被剧情带着走,没心学习了)
2.一句句播放,然后暂停跟读,模仿角色的发音和语音语调(这个过程很重要,可以多次重复,直到你比较满意后再进入下一句的练习)
3.最后一边播放,一边跟读,尽量跟上角色的语速
网上找不到资源或者懒得找的同学可以关注【公众浩:英语书架】,回复:【绝望的主妇】,即可获得1-8季全部资源。
也可以可以选择APP:英语趣配音,上面直接帮我们分割好了一小段一小段,可以更方便一些,题材也比较广,美剧电影纪录片等等都有,还可以听到其他小伙伴的配音,也挺好玩的。
其实新概念3也是很好的朗读材料,总是很多基础比较好的同学好像看不起这种教辅材料(-...-),但我觉得文章确实是很值得基础一般的同学用来提高自己的,录制音频的质量也很高,适合做跟读练习。
除了口语听力,阅读能力也必须跟上啊!只有多阅读才有谈资,不然拿什么跟别人谈呢,总不能来来去去都聊些鸡毛蒜皮的东西吧。推荐大家多多阅读外刊,这对我们得阅读和写作都有帮助,很多同学觉得写作难主要就是因为肚子里“墨水”不够,这就可以通过大量阅读来补充。
安利一个【公众浩:英语书架】,外刊讲解很仔细,包括生词解析,熟词僻义,写作表达推荐等等各部分,省去了很多自己查阅的时间,具体如下图:
对于题主说的,关于”每天都是看到什么读什么,读到累了或者腻了就换别的材料,不知道这样是否正确,还是说一定要选好一篇文章直到读的都能背下来并且跟原文录音一模一样了才可以换下一个材料?“
我觉得不重要,重要的是多跟读多练习,直到很熟悉,又不会熟悉得想吐就好。不需要天天换,不然嘴巴肌肉都没适应那几句话又换新材料,不利于掌握
英语靠的就是时间的积累,不需要什么天赋!所以保持日积月累即可,没有捷径!
按照我上面说的方法每天坚持学习,坚持一段时间肯定有很大收获,关键就看能不能坚持和执行下来,这些我也没办法控制,但如果你按我的方法做,肯定能得到很大提高!加油哈~
推荐的资料可能有点多,再这里放链接容易失效,需要的同学可以关注【公众浩:英语书架】,回复:【音标合集】,即可获得全套英音和美音的全套音标的学习资源。
回复:【绝望的主妇】,即可获得1-8季全部资源。
请看完这篇攻略后立刻用起来!不然99%的几率就是一直躺在你的收藏夹了!
-----------------------------
收藏是点赞的3倍多呐~辛苦码字,毫无保留的经验分享啦~看到最后的小哥哥小姐姐顺手点个赞再走好嘛,么么哒~
先占个坑,等过了500赞回来更新一波网站推荐~
市面上有很多人都在推荐口语的练习软件、练习材料,如美剧、英剧等,种类繁多。但是其利用率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高,究其原因除了自身的惰性,不能够坚持下来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材料。一些材料语速飞快,很难让人跟着练习,很快就放弃了;还有一些语速适中,也能听得懂,但材料本身太过口语化,最终学到口的都是类似于“Hey bro, what's up!” 这样的内容。这些口头表达要是用于跟美国人进行日常交流可能真的差不多也就够用了,实在不行还可以加肢体动作来帮助表达。但如果是参加出国考试,以后还要出国学习,我们更需要掌握的是能传递有效信息,要不然在考场上可就真的要词穷了。其实,想要练成一个口语高手,必须从口音、内容的表达与逻辑等方面下功夫。根据这几个方面来选用一些合适的材料,才能有效提升自己的口语水平。
音不准怎么办?
首先,为了保证发音标准,应该先学习最基本的发音规则和语音现象,如:
然后有很多时候自己会拿不准,拿不准、不知道怎么读的时候通常查一查带有发音的词典就能够解决。但是,在一些时候,有些单词有多种发音,但美国人或英国可能会更常用某一种,这种情况下,在线词典并不能帮到你。如何才能快速知道 native speaker 更常读哪一种呢?这里推荐大家使用 YouGlish.com 这个网站。
http://YouGlish.com 是 YouTube 旗下的一个网站,YouGlish 这个名字实际上就是由 YouTube 和 English 这两个单词合成而来的。该网站利用 YouTube 上丰富的视频资源,做成了一个带有情景的“在线词典”。如果想查找哪个单词,可以直接输入,然后就可以听到 native speaker 是如何在正常谈话中使用该单词的。除了判断 native speaker 更常读哪种发音,还可以看到这个单词在句中的用法,听到单词在句中是如何与其他词衔接过渡的。这个网站甚至还对讲话人本身进行了英美式口音的区分。大家总是渴望能有一个真人在你身边随时给你纠音,其实这个网站就可以帮到你。
想要提高内容的表达与逻辑?
很多同学喜欢看《生活大爆炸》,试图拿这部剧当做练习材料,但当你真正开始练习的时候会发现,这部剧的语速过快,但又笑点频出,忍不住专注于剧情,忘记了学习口语的初心。其实,在一开始,我们可以看一些语速稍慢的纪录片或是合适的演讲。练习在精不在多,下面就推荐三个可以帮助大家练习的演讲材料。
No.1 Do schools kill creativity?
Ken Robinson 是英国的作家,在这个演讲中,Ken 分析了教育和创造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拿出了一些真实例证来阐述他的观点。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标题很像托福雅思写作、口语中的题目?所以类似于这样的视频可以很好地提升我们的表达和逻辑。
No.2 How to make stress your friend
演讲人 Kelly McGonigal 是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在演讲中她为公众分析了如何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这又是一篇很好的托福雅思口语写作素材,利用此种类型的材料来学习英语,不仅不用害怕自己会学到 broken English,而且还能学到很多可用的表达和演讲人的论述逻辑。
No.3 What makes a good life? Lessons from the longest study on happiness
演讲人 Robert Waldinger 是哈佛大学的教授,他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并且把他的研究成果搬上了 TED 的演讲台,和大家一同分享幸福的奥秘,探讨我们都关心的主题——如何过一个美好的人生。
这些演讲的主题其实都很像托福、雅思的口语或写作的题目。比如,2016 年 2 月就有一道类似的题目:
Agree or disagree: Schools which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reativity and imagination are likely to have more successful students. Please give specific reasons and details to support your idea.
这道题就很符合本文推荐的第一个演讲的主题。也许你在拿到这道题目的时候并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或者怎么来说,这个演讲都提供一个很好的范本。学习这样的材料,除了能够积累演讲人的一些地道又闪光的表达,还能学到演讲人是如何一步步论证了自己的观点。比如,用了什么样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的论点,什么样的例子证明了自己的理由等。希望大家也能从这几个方面积极思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音水准、表达的准确性以及叙述的逻辑。
推荐大家我每日必练的Jeremy Irons朗读的Brideshead Revisited这套有声书。网上应该有下载。
附上一篇我关于如何练习朗读的文章:
我的早期英语启蒙,要特别感谢何迅老师。我现在仍然和他时不时在微信上聊一下。何迅老师每次给我发的文字都是半文半白,开头总是见信如唔,我也就此改成他为迅公。迅公当年在贵阳开班授课,完全是粗放经营,一个班级里,各个年龄段的小孩,五六十人一个班是常有的事情,课堂纪律算是良好,迅公一人在讲台上领读课文,台下学生随而和之,书声琅琅,其乐融融。朗读,是我认为学英语的最经济的方式。
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全国各英语系多出来一个研究方向,谓之二语习得。此专业的确对语言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提出了很多深刻的理论,也将英语教学的效果做了定量的分析。如果要是把英语学习当成一门科学,二语习得的诸多研究是有指导意义的,但如果我们仅仅是把英语学习当成就是英语学习,只定性,不定量,不是科学,只是描述的话,倒也不必如此刻板。所以,我在这里说的“朗读是学英语最经济的方式”这个命题本就是我自己的个人体会,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
迅公带朗读,很有特色。随意挑一人,选一段,读。迅公听完,拿出几个单词圈点一番,分析文章要义一二,随后亲自示范。和我同班的同学其实当年都是贵阳最优秀的尖子生,学习认真刻苦,每次上课前都会把文章的单词仔细查阅一番。我也被这样的学习气氛耳濡目染,自然也是把预习工作借助字典仔细完成,词意、音标、例句,在本子抄写的满满当当。但课上被叫起来朗读的时候,仍然做不到迅公一样的举重若轻。遇到提前查阅的生词时,反而读的磕磕绊绊,因为整个人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标注音标上,没有闲暇去顾及断句、节奏。几次之后甚至还有了心理阴影,只要看到预习时在生词下标出的音标,下意识的觉得会读错,束缚了自己的手脚。
后来我索性也不提前预习了,上课认真听讲,关键听迅公示范朗读的时候是怎么断句的。朗读断句如果控制的好,基本上文章的大意就不会有问题。查字典、标音标、抄例句这些事情,我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做过,因为我并没有将知识内化,无非是做了字典的誊抄工而已。本子记住了我学过什么,但是我自己记不住。
从此之后,课前预习我只做一件事,自己将文章朗读几遍,不认识的单词也不去查它,凭借前后文字去猜个大概,不会读的单词也就“望文生义”地按照字母的组合随意给它一个读音。上课时打起 120% 的精神,认真标注迅公朗读断句的位置;有些单词自己之前的读音读错了,猛就是一个激灵,记忆的特别深刻,每次上课都有一种“闻过则喜”的心情。
后来将自己的零用钱拿出来买了一个复读机,迅公朗读时,我就按下录音键。从我家去贵阳的路上,单程坐车要 2 个小时,我时常带上耳机,听着刚录下来的迅公的朗读,一来二去,今天讲的课文早就了然于胸了。我们班的课程是早上 10 点正式开始,我一般 8 点半就到了教室。其中有一年,百年英语的教学点迁至贵阳南明河畔的阳明路花鸟市场,我就在市场里带着耳机溜达。没人的地方还随着磁带,放声朗读一番。那个时候还真不知为何此路叫阳明路,现在看来倒是“心能转境”的盎然。
迅公也不留什么笔头的作业,想来他自己改起来我们抄写单词的作业也无趣。我们的课后作业就是将课上的朗读录在磁带里。练习发音,最为关键的要能听到自己的声音和标准音之间的差别。在微信没有大行其道之前,很多人是没有听过自己的声音的。虽然也是拿着磁带录音照葫芦画瓢,但最后也只是南郭先生的下场。
朗读课文对于语音的训练效果比多带带练习音标与单词要来得有效的多。很多人总觉得自己的发音不好,所以花了很多精力在音标的训练上。殊不知中文和英文发音的最大区别不在音节上,而是音节与音节之间的关系上。中文一字一音,英文却是绵延不断。所以英语读的是否地道,不在音节,而在连读、弱读、异化等语音现象上,而这些现象很大程度上是和语义相关,并非语音相关。音节固然要专门练习,但是最好的方式还是放在段落的朗读中。
朗读也可以提升口语表达的流利度。影响英语流利度的因素很多,但是大概来说无非表达形式与表达内容两类。对于表达形式,英语口语中有大量的 chunks(句块)和 collocations(搭配)的存在,例如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chunk),或者 top the chart (collocation)。对于以上语言结构的熟记,能够帮助我们以意群为单位而非单词为单位来构造句子,从而提升流利程度。诚然,背诵和反复运用对句块与搭配非常有帮助,但中国古语有云,最好的背诵记忆却是“熟读成诵”,而非机械背诵。迅公不逼我们背课文,但是朗读作业要是能交上去合格,每篇文章读个 30 多遍是很正常的事情。
表达的内容也是朗读可以帮助提升的。读的文章多,自然眼界就宽,说出来的话,也自然有了分量。
迅公很少给我们讲语法,也从来没有让我们抄过单词,更不用提用为了考试做选择题了。这样的教育形式,至少我的感觉是很轻松快乐的。虽然到现在为止,我的英语应试能力还无法企及出神入化之境,但当年在南大英语系中,我作为一个贵州来的学生,在口语、朗读等方面却比东部发达地区的学子有很多优势,这都应该是迅公的教诲所致。
过去几年在友邻教书,出入的都是国际新闻,莎士比亚,哲学的故事,鲜有触及口语的话题。如果要说有,就是在喜马拉雅 FM 上的【夏说英文暴虐晨读版】。当时设计这个课程背后,基本上就是我个人成长的体会,加之一些二语习得的理论。虽然我的口语应该还算不错,但硬要是让我讲讲学习的方法,我还真讲不出几堂课。今天用这段小文章传了一个我深以为然的方法:朗读。
但每个人的学习模式并非一样,每个老师的教法也各有千秋,所以请各位读者参之,谅之,也希望诸君可以在朗朗书声中,体会其中的妙处。
首发地址:我如何练习英语朗读
欢迎收听我在喜马拉雅上8,000万收听量的栏目『夏说英文晨读』
大家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号:教书匠小夏(ID:teacherxiapeng),内有100期《我的英语学习小传》,回答了关于英语学习的各种问题。